-
對談:《愛——外婆和我》背後的故事
我每天寫一點,就像是在和自己對話,在安慰自己。寫完後我發現,那個瓶塞被拔掉了,負面情緒疏解了,我得到了一種安慰,也告慰了外婆。儘管她一個字都不認識,但我相信她能夠看懂我寫的每一個字。”
-
"上海好童書"評選閲讀牽手《文學報》
“上海好童書”還開展各種形式的閲讀推廣活動:每年在圖書館、文化館舉辦數十場講座,作家去學校與小讀者面對面交流,在學校推廣校園劇、木偶劇、皮影戲、講故事,進行作品教學實踐,設立“好童書”書架,組織100個閲讀推廣基地開展評選、閲讀、感悟活動等。
ZUO JIA YIN XIANG
01 艾爾莎·貝斯蔻:走回那丟失了的真正的天堂
瑞典繪本作家艾爾莎·貝斯蔻(ElsaBeskow1874-1953)編織的故事滋養了幾代瑞典兒童,至今依然暢銷。繼奧蒂利亞·阿黛爾堡(Ottilia Adelborg,1855-1936)和詹妮·尼斯特羅姆(Jenny Nyström,1854-1946)等前輩後,她在繪本舞台活躍了半個世紀,打下並鞏固了瑞典繪本的基石。
02 小武:短小精悍的故事更有利於我想要傳達的訊息
小武,獨立插畫師、繪本作者,出生於南京,幼兒園時就喜歡畫畫,牀頭常放着的書是《安徒生童話》《格林童話》。長大後,小武進入藝術學院學習,本科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壁畫系,研究生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與設計系。
03 熊亮:重新寫一首中國詩歌
熊亮,廣受認可和歡迎的中國原創繪本作家,2017年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得主,曾入圍2018年度國際安徒生獎插畫獎。第一個在中國提出和推動繪本“紙上戲劇”概念,其繪本立意根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和東方哲學,畫面能輕易被孩子甚至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理解,極富情感表現力。
04 抹布大王:我們想嘗試更多有抹布味的新風格
抹布大王,圖畫書創作組合。著有《嗷嗚!嗷嗚!》,獲第七屆“信誼圖畫書獎”圖畫書創作佳作獎;《小妖怪上幼兒園》,獲2017年首屆金鑰匙繪本創作大賽銀獎。另有合作作品《九百九十九隻小雞擠呀擠》《如何讓大象從鞦韆上下來》等。
張永權:真善美,兒童詩的永恆主題
她是自覺地把真善美,作為這本兒童詩的主題,把趣味性和天真浪漫的想象以及新穎的構思、優美的詩語韻律,作為她創作兒童詩的藝術追求。
來源:昭通日報澎湃號 | 張永權2021年01月14日
與優秀同行,伴少年成長
兒童的世界是單純、乾淨的,兒童的心靈是柔軟、豐富的,這些真善美的情感一旦失去,就難再找回。
來源: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| 林京京2021年01月14日
孫衞衞《少年故事》:追記美好的成長之路
孫衞衞平淡、樸實地敍述着自己的中學時光。沒有任何花哨的言辭、多餘的修飾,彷彿他就坐在我面前,傾心訴説着充實、豐富的中學學習和生活。
來源:華西都市報 | 張家鴻2021年01月13日
“童年中國書系”:童年中國書寫與兒童文學觀念突圍
它以具有個體色彩的童年故事,匯聚為一幅書寫童年的中國文學地圖與社會文化長卷。
來源:中華讀書報 | 李利芳2021年01月13日
梅子涵散文集《輕輕的呼吸》:歲月悠遠,而情味綿長
醉心的是這一“呼吸”之柔美、恬靜、鮮活、雋永,以及對於一切美好的欣賞與珍惜。
來源:文學報 | 談鳳霞2021年01月12日
《寫給青少年的黨史》:面向青年 以史育人
吸引鼓勵廣大青少年學習黨史,從中汲取豐富營養,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棒一代代傳下去,這是黨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任務。
來源:人民日報 | 李捷2021年01月12日
追本溯源,傳承漢字之美
孩子們在適當的引導下,從造字之理開啓學習之旅,原本一個個抽象的漢字符號,變成了包羅萬象的百科故事。
來源:人民日報 | 智春麗 2021年01月12日
豐子愷畫作裏的愛與真
稚子兒童、民間都市、古詩新畫、護生護心,212幅彩色漫畫,無不浸潤着豐子愷對世間生活的無比愛意。
來源:光明日報 | 劉偉2021年01月09日
鋪設童話世界中的科學小路——評楊紅櫻的科學童話創作
為了寫作科學童話,楊紅櫻首先是構建了自己的“百科知識寶庫”,她買來大部頭的大百科全書一點點地“啃”,如牛細耕、反芻。
來源:《知識就是力量》2020年第1期 | 姚利芬2020年12月21日
《在瓦藍瓦藍的天空下》:男孩與鴿子
鴿子的眼神,平和而堅定;孩子的眼神,則透着稚氣和擔憂。
來源:中華讀書報 | 崔昕平2021年01月08日0
《廣陵散》:圖畫書的“曲終人未盡”
繪本《廣陵散》取自中國歷史故事,採取故事嵌套故事的結構,用簡潔的文字講述了魏晉名士嵇康的短暫人生,以及戰國俠士聶政的復仇生涯。
來源:中華讀書報 | 劉勇敏 2021年01月07日
《墨童》:尋找成長生命的根性記憶
《墨童》中的尋找成長生命的根性記憶,並不是一個全新的小説主題,但具有全新的意義。
來源:中華讀書報 | 徐妍 2021年01月07日
雪落北平悄無聲 棋盤落子顯匠心
品書如觀棋,我們不妨琢磨一下王苗在書中精心佈局的四步好棋。
來源:文藝報 | 郝周 2021年01月06日
我的姐妹,你宛若我們山谷上的春風來臨
來自不同年代的中國女孩,在作家們的筆下異彩紛呈,彷彿芬蘭女詩人伊迪特·索德格朗筆下“穿着五顏六色的衣服散步的姐妹”。
來源:文藝報 | 蕭萍 2021年01月06日
《驢背上的騎士》:童年烏托邦之光
批評是一種學術探究,是一種價值判斷,但同時也是一種創作,是批評家個性化的審美表達。
來源:文藝報 | 陳香 2021年01月06日
第三屆北京劇院戲劇節開幕
本屆戲劇節內容包括“童眼觀劇”“戲潤童心”“童戲未來”主題活動。戲劇節開幕式大戲由話劇《湘江1934》拉開序幕,故事講述了一位15歲的紅軍小戰士短暫而波瀾壯闊的生命歷程。
《反叛的童謠》:經典童話的真實面貌
殘忍、貪婪、慾望……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説,《反叛的童謠》都不適合低齡段孩子觀看,這就像《格林童話》原著不適合兒童閲讀一樣。這更像是達爾的一場想象力盛宴,只不過是一桌面向成年人的大餐。
新書推薦 | 黑鶴 《我和小狼芬里爾》
“我”得到一隻被牧人捕獲的小狼,帶回自己的營地交給牧羊犬媽媽,和一窩剛出生的小狗一起餵養。小狼漸漸長大,與“我”結下了深厚的情誼。然而,當牧羊犬媽媽逝去後,小狼開始疏遠跟自己一同長大的小狗,獨自進入草原……